如何预防宝宝溺水?父母要做的有很多
如何预防宝宝溺水?溺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家长要怎么给宝宝提前做好预防溺水的工作?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存在,水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是水也是宝宝会遇到的危险之一,即使只有很少的水,宝宝就算接受过游泳指导或是会游戏,宝宝也有可能意外。预防宝宝溺水怎么做?
我们做家长的应该记住,游泳培训和游泳技能不能向任何年龄的宝宝提供避免溺水的保护。但是,现在游泳课已被宝宝们广泛接受,且美国儿科学会现在已经确信,1~4周岁的宝宝(或者更大的宝宝)接受正式的游泳指导可以降低溺水的概率。虽然如此,相关研究的研究规模比较小,且未明确何种游泳课的效果最佳,美国儿科学会目前并不建议在所有1~4周岁的宝宝之中推行强制的游泳课程。父母在决定是否让自己的宝宝报名参加游泳班时,应该考虑宝宝接触水体的频率、他的情感发育阶段以及运动能力,以及与水体中的感染源和化学物质相关的健康问题。
基于这些信息,考虑到以下几个理由,你可能会考虑让宝宝报游泳班。
1. 你可能放松警惕,因为你认为宝宝已经会游泳了;宝宝在不经意间可能被鼓励在没有大人监督的情况下下水。
2. 在水中时间过长的宝宝可能会吞下大量的水,造成水中毒,最终导致痉挛、休克甚至死亡。
3. 宝宝在4周岁或者更大的时候,相比于更小的时候,可以更快地学会游泳技术,特别是当他的动作技能发育到5岁水平的时候。
4. 安全训练并不一定会提升宝宝处理游泳池旁边安全问题的技巧。
小于1岁的宝宝可能会参加作为游乐消遣活动的、有父母参与的游泳项目,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不应该参加这种类型的游泳课程。
在选择游泳课程的时候,应该确保我们所选择的游泳学习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定要记住,即使宝宝学会了游泳也需要一直加以看护。
当宝宝接近水(例如,游泳池、小池塘以及海边等)的时候,一定要谨记下面这些注意事项。
1. 一定要警惕宝宝可能接触的小块水体,包括鱼塘、沟渠、喷泉、接雨水用的水桶、喷壶,甚至是你洗车时所使用的水桶。当你使用完水桶时,一定要将水倒掉。宝宝会被这些地方或事物所吸引,所以你需要时刻看护他,确保他不会摔入水中。
2. 当宝宝游泳时,即使是在很浅的幼儿专用游泳池中,也需要成年人的看护,最好是一个懂得心肺复苏术以及人工呼吸的成年人(见心肺复苏术和人工呼吸)。当宝宝在水中或者水边的时候,成年人应在一臂距离之内,这样才能为宝宝提供保护。宝宝每次使用完游泳池,一定要将池中的水放完,并将充气式游泳池收好。
3. 遵循以下安全规定:游泳池旁边不许奔跑;水中不许打闹。
4. 不要允许宝宝使用充气式玩具或垫子来使他浮在水面上,因为这些物品很可能突然放气或者宝宝很可能从这些物品上滑入水中。
5. 确保宝宝游泳的任何水池中,深水区和浅水区都被明确标出。不要允许宝宝潜水,即使在浅水区。
6. 如果你家有游泳池,一定要用至少1.2米高的篱笆围起来,篱笆上要带自锁式大门。经常检查大门是否运转良好。要保证大门关闭并锁住。确保宝宝不会使用锁,也不能从篱笆上爬进去。篱笆之间的距离不能宽于10厘米。不用的玩具应放在远离游泳池的地方,这样宝宝就不会被吸引过来,试图进入篱笆里面。
7. 如果游泳池有盖子,在使用游泳池之前一定要将盖子完全移开。不要允许宝宝在盖子上面行动,因为盖子上面可能囤积水,使其与游泳池一样危险。宝宝还可能从盖子上摔下去,并被困在盖子底下。不要用游泳池的盖子来替代篱笆,因为盖子不可能被一直恰当地使用。
8. 在游泳池旁边始终放一个带有绳子的游泳圈。如果可以,在游泳池旁边放一个电话,并清楚地标上紧急电话。
9. 温泉以及热水浴缸对宝宝来说是危险的,因为宝宝极可能溺水或烫伤。千万不要让宝宝使用这些设施。
10. 当宝宝游泳或者坐船的时候,应始终穿着救生衣。大小合适的救生衣,应在宝宝穿上并系好安全带后不能从头部脱下来。小于5岁的宝宝,特别是不会游泳的宝宝,应使用带有安全环状浮袋的救生衣,以保证宝宝的头部挺直、脸部露在水面上。
11. 成年人游泳之前不应饮酒,这样可以使自己以及自己看护的宝宝免受危险。作为监督者的成年人应该懂得心肺复苏术和如何游泳。
12. 当宝宝在水中的时候,你千万不可分心。不可讲电话、使用电脑以及做其他一些事情,一定要等宝宝从水中出来后再去做。
同样,我们还要正确对待游泳学习,好多爸爸妈妈让宝宝去学游泳,就往往在潜意识里面灌输一些思想给宝宝。让宝宝无法以正确的思想去学习游泳。我们做家长的需要注意一些游泳学习的误区。
误区一学会游泳为是为了让宝宝掌握一种生存技能:
善泳者溺于水,所以即使学会了游泳,也不要鼓励宝宝在公开水域游。要无论何地何时都要让宝宝永远对水保持一种敬畏。
误区二我的宝宝可以很快学会游泳:
初学者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热衷于“开始游了”,“可以游多长”等等。要知道,在水里会移动是很简单的事情,然而,会移动不等于会游,不如称其为戏水更为确切。有的宝宝在初学阶段看似提高得很快,但也因此永远停滞不前,再无提高的可能了。所以说,有条件的,可以继续让宝宝参加游泳训练,没条件的可以通过几次短训之后在家长的引导下,使游泳成为宝宝一种经常性的健身手段。
误区三不打算让宝宝成为专业运动员,所以不必专业的学:
游泳是一项非常纯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有氧运动,同跑步、跳绳和很多球类活动一样,是可以与宝宝们终生相伴的。即使达不到专业运动员那么高的标准和要求,即便在体能上承受不了那么大的训练量,也请按专业的方法去学习,以求保证每一节课的质,而不是量。
误区四先从蛙泳开始学起
把蛙泳作为入门泳姿来学习,也算得上是一种“中国特色”了,甚至在大部分国人心中蛙泳最有资格为“游泳”这一概念作注脚。其实游泳有四种姿势。他们各有差异:
蛙泳:易上手,但技术最为复杂,游好很难。尤以腿部动作为甚,是游泳所有技术环节中最为复杂的。(曾经有位前奥运亚军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为了改进蛙泳腿部动作,他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专攻腿部动作)。由于易造成运动损伤,所以不适宜长距离游。速度最慢。
仰泳:技术相对简单,易学。速度快于蛙泳,但次于蝶泳。省力。
蝶泳:产生时间最晚。技术较自由泳、仰泳复杂,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速度仅次于自由泳。体力消耗最大,不适宜长距离游。
自由泳:技术相对简单,易学。速度最快。省力,适宜长距离游。
通过以上比较,你可能已得出正确的结论。除非宝宝是百年一遇的蛙泳天才,否则要想办法让他们先学自由泳或者仰泳(菲尔普斯就是先学的仰泳)。如果您只打算让宝宝学习一种泳姿,那么毫无疑问应该是自由泳。
那如果宝宝真的不小心溺水,是不是只要宝宝从水里出来,就没有风险了。其实我们这种想法是错的。宝宝还有可能发生干性溺水和继发性溺水。
干性溺水:水进入宝宝的呼吸道,流到喉咙、刺激咽喉部,就会引发并呛水。这有可能会让宝宝出现喉痉挛的症状,喉咙的肌肉剧烈收缩会导致声门和气道关闭。这样一来,气道就被堵住了,空气不能抵达肺部,宝宝就会呼吸困难,甚至憋死。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宝宝戏水时,但是别大意。假如少量的水在当时并没引起剧烈咳嗽,而是在宝宝出水之后缓缓流到喉咙附近,那么,即使宝宝已经出了水,还是有可能出现这种危险状况。
继发性溺水:和干性溺水一样,宝宝的气道也进了水;然而,这些水并没有通过宝宝的咳嗽完全排出去,而整个气道是开放的,水就顺着气管一路进入肺里。这些水进入肺部,会引发一种叫「肺水肿」的危急情况,也会导致呼吸困难。继发性溺水可能发生在呛水后 1 到 24 小时内,如果发作时宝宝正在睡觉,后果简直让人不敢想。
假如宝宝发生干性溺水或继发性溺水,可能会出现以下至少一种症状:咳嗽、胸部疼痛、呼吸困难、极度乏力。如果宝宝年龄小,可能表达不清自己难受在哪里。家长可以观察,宝宝是否跟平时不大一样了,比如变得脾气暴躁或者无精打采——这意味着,宝宝可能已经处于缺氧状态。如果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就要马上带宝宝去看医生。
大部份这些症状会自己消失,但是带宝宝及时去医院检查、排除干性溺水或继发性溺水的可能,还是有必要的。如果治疗及时,每个干性溺水和继发性溺水的宝宝都可以治好。但是好多家长忽略了最初的轻微症状,等到发现不对时,已经来不及了。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在宝宝呛水后的 24 小时内,保持密切观察。
我们做父母永远不应该将宝宝单独留在外面有水的地方,例如湖泊或者游泳池,或者是家中有水的地方,例如浴缸或者温泉等,即使是一秒也不可以。当在泳池里,我们就让宝宝呆在有救生员的区域游泳;当宝宝在水中或水边玩耍时,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视线和注意力在宝宝身上,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在任何有水的地方,比如水井附近、岸边、喷水池、沼池等等等等,都要时刻防止宝宝栽进去、跳进去、掉进去;千万不要因为水不太深而放松警惕,溺水有可能在任何水域中发生,比如浴缸、抽水马桶、池塘,甚至是小型塑料游泳池中。对于院子中的水池,即使有牢固的电动盖子,也应该用篱笆将四面围起来,因为并不能保证盖子自始至终被正确地使用。父母应该学会心肺复苏术以及人工呼吸,并且在水池边上放上电话以及一些紧急救生物品,例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还有最最重要一点,就算宝宝已经学会游泳了,我们做父母也绝对不能让宝宝单独游泳或是让宝宝跟其他的小伙伴去游泳。还要告诫宝宝,当发生有人掉进水里面,自己不能下水救人,得马上找大人或是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