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爱

作者 : gdmmfx08 本文共1647个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分钟 发布时间: 2022-09-17 共247人阅读
1

如何让孩子学会爱

1、让孩子学会表达爱

情景:皎皎14个月了,在妈妈上班时她由外婆带着。一般情况下,皎皎都表现得很听话,可妈妈一回家情况就不同了,她就是不让妈妈离开自己一步,而且不肯好好吃饭和睡觉,经常哭闹,外婆常埋怨是妈妈惯坏了孩子。

分析:从出生那一刻起,孩子的第一个爱的对象就是妈妈,他们希望每时每刻都与妈妈在一起,并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向妈妈表达爱。同时他们相信自己是无条件地被妈妈爱着,因此,他们跟妈妈在一起时会更随性地展示真实的自我。

示范:回到家后,妈妈可以对皎皎说:“宝贝,妈妈也最想你了。可是你看,你整天和妈妈在一起,外婆都不高兴了,她也是最爱宝宝的,也想抱抱宝宝,你快去抱一抱外婆,她一定会很高兴的。”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体验多种形式的爱,发现更多爱的对象。

2、给孩子爱的样本

情景:蒙蒙的爸爸妈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一天,蒙蒙要妈妈带他去小区游乐场玩,妈妈让他吃了饭再去。没想到蒙蒙指着妈妈喊道:“你这个蠢女人,真啰嗦!”在旁的爸爸被蒙蒙的怪脸逗得笑出声来,不料,蒙蒙跑过来生气地踢了爸爸一脚。

分析:父母之间的交往方式决定了宝宝学会什么样的爱,也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模式。通常情况下,如果父母相互尊重,彼此接纳,能够很好沟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爱意,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宝宝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诚意和友情,更善于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爱。

示范:妈妈可以对蒙蒙说:“哎呀,妈妈饿了,妈妈要吃了饭再去玩,这样才有力气。今天爸爸做的饭可香了,你能不能帮妈妈盛碗饭,好吗?吃完饭我们就能去玩了!”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学习父母之间彼此尊重的行为模式。

3、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

情景: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可贝贝还是缠着妈妈讲故事。爸爸试图用零食吸引贝贝,可是没过一会儿,贝贝又跑回来缠着妈妈做游戏,爸爸只得强行将贝贝抱出去。

分析:处于以自我为中心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学会去理解别人的感受,贝贝不知道处于病痛中的妈妈是何感受。如果此时让孩子为病中的父母做些简单的事,对孩子来说是有益的。当孩子用积极的行为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并获得接纳和赞美时,爱就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了。

示范:病中的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妈妈也很想给你讲故事,但你看妈妈生病了,觉得很难受,真希望你能给妈妈倒杯水。”

父母可以积极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帮助孩子找到表达同情关怀的适当方式。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情景:吃完饭后,3岁的冰冰说:“妈妈,我帮你洗碗好吗?”妈妈马上回应:“去去去,别给我添乱了,这是大人的事,你去看你的动画片吧!”

分析:2~3岁的孩子愿意模仿父母做家务,希望获得成就感以及归属感。而不少父母常常拒绝承认孩子的能力,拒绝给孩子承担家庭责任的机会,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认为自己无能而惧怕付出。

示范: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真乖,妈妈在单位累了一天了,有你帮忙,妈妈觉得轻松很多,不过你还太小,等你长大点就可以帮妈妈洗碗了,现在帮妈妈把抹布递过来好吗?”

父母让孩子分担家庭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感谢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可以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充满力量的,感觉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重要人物,并为此不断努力。

5、欣然接受孩子的好意

情景:外出购物回家后,5岁的天天提出要和妈妈一起分享刚买的巧克力,妈妈非常高兴,狠狠地在天天的脸上亲了一下,然后对儿子说:“谢谢儿子,妈妈不吃,留给你一个人吃吧!”

分析:当孩子第一次提出让父母分享属于他的东西,或者要送给父母东西时,这其实是他生活中第一次创造爱的举动,之前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爱。实际上,孩子是想通过主动的“给予”来体验自我的生命力,父母不应只在口头上夸奖孩子而在行为上拒绝,孩子会认为父母真的不需要,以后也就不会再有分享的想法了。

示范:面对孩子给予的食物,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这是给妈妈的?太好了,妈妈也最爱吃巧克力了,妈妈来一块,天天也来一块,以后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给爸爸妈妈都留点,好吗?”父母欣然接受并欣赏孩子送上的东西,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充满力量和自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