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和谐看育儿环境建设
人们常说:生育孩子容易,养育孩子难。这令人想起了一句俗语:养育之恩大于天。的确,相比起十月怀胎的辛苦,抚养孩子的过程更为任重道远。把孩子抚养成一个优秀之人既是父母的心愿,也是对父母极大的考验。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孩子的成长涉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中,心理健康更是对父母抚养能力的严峻挑战。近些年来,经常发生孩子走向极端的案例,这是家庭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损失。那么,如何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呢?如何才能做好育儿工作?
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至关重要。
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对儿童年龄以下的孩子,家庭环境和谐与否是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来讲:
父母感情和谐度直接决定了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确属真理。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孩子如果要实现心理健康,和谐的父母关系是其前提。
实践调查发现,父母关系和睦的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更乐观、更自信。反之,经常争吵的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人格障碍的几率要大得多。
父母与其它家庭成员的和谐度严重影响孩子成长。
如果家中孩子有两个以上,那么父母与一个孩子的关系的和谐与否也影响其他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通常会以同辈为行为榜样或者反面案例,如果父母对其他孩子不好,那么这个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中产生各种心理上的不恰当的认知,尤其对年方几岁的幼儿或儿童。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更敏感、更自卑。
3.父母与其他大家庭(家族)成员的关系是否和谐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孩子的成长除了受父母兄弟姐妹关系和谐度的影响以外,还与其他亲属关系是否和睦有一定关联。人是社会性动物,受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亲属关系作为其中比较亲近的关系,是可以间接影响到孩子的认知的。
很多时候,亲属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其长辈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孩子认识世界和社会会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如果父母不孝顺,孩子也可能有样学样,并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的看法。反之,如果父母与长辈以及其他兄弟姐妹相处的很好,孩子不仅可以得到更多亲人的关爱,也会对人生产生积极的态度。
孩子自身与家庭环境实现和谐共处是必须的。
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点需要重视,但实践中有些父母却忽略了它。那就是孩子要在情感和心理上融入到家庭中去。经过向多位家长走访发现,有些孩子成绩很优秀,但思想上很封闭,父母根本无法走进其内心,更无法与其进行有效交流。现实中,一些悲剧发生后,父母都不知孩子为何要这么做。
这些现象说明了孩子无法与父母和家庭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或者说孩子在思想意识上把自己与家庭割裂开了。继而,孩子拒绝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交流,甚至情愿将自己封闭起来。试问,这种情形下的孩子如何能够健康成长呢?故,父母需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并进行恰当的引导,帮助其更好的融入家庭生活和情感中。
家长应教会孩子与社会大环境实现互相接受。
育儿不仅限于家庭环境内部的建设,还包括教会孩子正确对待社会大环境。大环境不是个人就可以改变的,但是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
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孩子难免会产生消极认识,但是,作为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帮助孩子理性的看待事情和帮助孩子学会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有些成年人产生厌世情绪,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幼年之时没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致。
一言以蔽之,父母应通过育儿环境建设实现孩子情感上的自信和愉悦,从而将其培养成优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