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陌生人的食物不如让孩子明白这些事!

作者 : gdmmfx08 本文共1731个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分钟 发布时间: 2022-09-18 共242人阅读

放学后看到家人,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家长们多半选择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游戏区撒会儿欢。玩累了,小朋友会找家长喝水或吃小零食。两三岁的孩子,对别人的食物总保持强烈的好奇心,熟悉的小朋友之间,经常相互分享食物。

嘻嘻刚去海边玩回来那天,给妙妙带回来一个海螺,趁放学时送给她。当时,嘻嘻吃着奶片,也分享给妙妙一袋。

没过几分钟,原本因为拿到礼物开心着、跳跃着找妈妈去的妙妙哭着回来了,手里拿着那个海螺和奶片,她一边哭得很伤心,一边说:“我妈妈说,不能要别人的东西,还给你们……”

这个妈妈当时很尴尬。她平时也在告诉孩子不要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但她女儿和妙妙同学将近半年,自己和妙妙妈妈也聊天多次,加上两个小朋友在班里形影不离,所以她让女儿选礼物送给好朋友时,女儿第一个想到了妙妙。

既然被拒绝,她只好安抚女儿,让她明白接受不接受自己的好意是别人的自由即可。

让她感觉可怕的是第二天第三天发生的事。

第二天她去接孩子,又碰到妙妙,当时妙妙妈妈还没到学校。妙妙一见嘻嘻妈妈就冲过来,一边眼睛望向教室外头,一边问:“阿姨,那个海螺你还有吗?我很喜欢。奶片能不能给我吃一片?”

嘻嘻妈妈选择了委婉拒绝。

第三天,妙妙的行为更加简单粗暴:直接扯过嘻嘻妈妈的包,拉开拉链,抢了一包奶片。吃完后还可怜巴巴的和嘻嘻妈妈说:“阿姨,你别告诉我妈妈好不好,她会骂我的。”

嘻嘻妈妈当时的心情很复杂,但最终,她选择了保持沉默。老师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和嘻嘻妈妈说抱歉,并表示妙妙这种行为并不是第一次。

在家里一直被打压的心理需求,当大人不在场,有了极端的出口。这样的孩子,如果真的遇到陌生人的诱惑,心理防线很可能比普通孩子更容易被攻破。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小朋友,因为爸爸妈妈在接受其他人的食物上管教严格,当着家人的面,他们很规矩、很乖,但离开家人的视线,他们对于其他小朋友的食物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比如会主动索要、动手抢夺甚至直接从小朋友的书包里翻找。

曾有记者做过试验,只用3个橘子,不到2分钟时间,就骗到了3名小孩;而在幼儿园,一位陌生老奶奶只用一个游泳圈,就轻松地“诱拐”了二三十名小朋友。
而从上面这张对比表格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做得很到位,根本想不到当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有多容易被陌生人带走。

所以,为了保护孩子,与其极端且强硬地要求孩子“不可以、不能、不允许接受除家人之外其他任何人的食物或其他物品”,不如利用3岁之前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人的东西是可以接受的。

任何行为,做得极端,就很可能由好事变为坏事。

对于别人送的东西,不用完全禁止孩子接受——明明很想吃却要坚决“抵制”,对孩子的心理绝对是种折磨;当然,也一定立好规矩:绝对不可以随随便便拿别人的东西。

——在公共场合,家人在场,一定先问家人可不可以吃;

——在公共场合,家人不在场,教会孩子先接受,但是要回家再吃;

——在私人场合,比如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可以提前告诉孩子,主人给自己小零食,如果喜欢可以接受,并道谢;

——和孩子相处时,可以告诉他们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哪些叔叔阿姨是值得信任的,如此孩子会慢慢学习分辩家人之外的人际关系圈;

想让孩子保护好自己,生活中还要慢慢渗透给孩子这些事:

——爸爸妈妈的电话要熟记;

——去商场等人多的地方或外出旅行,要在孩子口袋里放上有随行家长联系方式的纸条,万一和家长分散,告诉他们要找其他人帮自己打电话;

——平时去商场或景区,要告诉孩子哪些人值得信任:保安、警察、军人、商场或饭馆服务人员等,这样意外发生时,孩子才知道向哪些人求助。比如我带喆同学外出,遇到保安或警察就会告诉他:万一看不到妈妈,就把妈妈的电话告诉这些叔叔或阿姨,让他们帮忙打电话。

——对于五六岁已经有一定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就可以告诉他们不给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接受陌生人衣服、不要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给陌生人提供帮助;万一被陌生人拐走,要找机会拨打110。

五六岁以下的孩子没什么人生阅历,不会分辩好人和坏人,身为爸爸妈妈,我们必须不断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们不能为了保护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拒绝一切的真空地带,只有当他们明白这世界有好人也有坏人,才能真正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