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好习惯,保护孩子不走丢
“探险”是受到好奇心所驱使,而引发出来的行为。所以当孩子忍不住新事物的诱惑,迫不及待的想要跑去探索,这不能算是一件坏事,甚至应该给予鼓励。无奈的,现在生活中有太多隐藏的危机,使得孩子发生风险的机会大大增高。
随着探索能力的发展,快速扩增孩子的生活经验,但同时也伴随着迷路、走丢、找不到爸妈的风险。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既要鼓励孩子探索,又要避免孩子迷路,如何在当中维持平衡也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家长不必亦步亦趋跟着
千万别因为担心孩子迷路,就亦步亦趋的跟在孩子后面,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更加有恃无恐的故意愈跑愈远,心里想着:反正爸妈最后一定会追上来,结果反而更容易迷路。因此,我们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练习逐渐拉开距离,让孩子学会待在爸妈可以看到的地方玩,不要跑得太远。而带着孩子学习认路、记路、看地图,培养出孩子的“定位感”,都可以降低迷路发生的机会。
以事前教导来预防孩子迷路,这里我们建议养成三个好习惯:
1.勿跑出爸妈的视线范围
对于孩子而言,比较难立即同理大人的想法和观点,所以常常会跑出爸妈的视线范围,而出现短暂走丢的情形。因此,首先可以让孩子练习在安全的空间如:公园、操场等,和爸妈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就算有紧急情况,也不至于走失。请千万切记,在练习时如果孩子跑得太远,不要急急忙忙的跑去追他,而是要求孩子回来找你,这样才会有帮助。此外,也要教导孩子想换地方玩时,一定要先告知爸妈,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不容易迷路了。
2.人多的时候要牵手
我们常常会因为觉得“有危险”,所以牵着孩子的手,一来是保护孩子,二来是给予安全感。也因此,我们常常直觉对孩子说:“很危险,要牵手喔。”但是孩子就是不配合的跑掉了。其实,并不是孩子爱乱跑,而是孩子不觉得有危险。就像是在百货公司里,有很多好玩新奇的东西,加上已来过好几趟,所以根本就不觉得危险。于是,你说的话,在他小小的脑袋里就会理解成:“因为这里不危险,所以不用牵手。”下次请跟孩子说:“因为人很多,如果不牵手,爸妈会找不到你。”孩子就会愿意乖乖配合了。
3.约定好走散时碰面的地方
五岁左右的孩子,对于环境空间的察觉,已经有一定的成熟度,也开始会认路、记路。常常会觉得自己非常厉害,已经知道某个地方该怎么去,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走,不愿意乖乖的听指令。因此反而是在愈熟悉的地方,愈容易跟爸妈走散,结果就是找不到爸妈在哪里。所以,爸妈可以在外出游玩或参加活动时,先和孩子约定好走散时碰面的地方,这样如果不小心走散了,孩子也能自己找回位置,就不会出现走丢的情况。
孩子无不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有无穷尽的求知欲望,想要学会所有的事情,因此,四处探险也就成为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但是,并不是无时无刻光鼓励孩子探险就好,还要教导孩子如何避免迷路,才能让孩子真正享受探索的乐趣。最后,如果真的很不幸走失了,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在“原地等待”,不要焦躁的到处乱跑,结果反而变成跟爸妈躲猫猫,更难被找到。此外,教导孩子可以寻求警察叔叔的协助,但是不可以跟不认识的人走喔!